第一四四章 朱元璋亢奋了:我滴个孩儿哩!多少?你说有多少?!_大明:剧透未来,朱元璋崩溃了
笔趣阁 > 大明:剧透未来,朱元璋崩溃了 > 第一四四章 朱元璋亢奋了:我滴个孩儿哩!多少?你说有多少?!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一四四章 朱元璋亢奋了:我滴个孩儿哩!多少?你说有多少?!

  但现在,他知道了这几样东西,并确认它们就在这个世界上,那么现在可以宣告,这东西是大明的了!

  这是他朱元璋说的,谁都改变不了!!

  哪怕是远涉重洋,哪怕是上刀上,下火海,付出再大的代价,他也必须要将这东西给弄到大明!弄到手中!!

  “你告诉咱在哪,不论在哪里,咱都必须将之给弄回来!

  弄回来进行种植之后,确认了这些东西真的如同你说的那样,那咱必定要好好的奖赏你!

  你当立头功!!”

  朱元璋彻底的亢奋了。

  因为之前的经历,所以朱元璋成为皇帝之后,除了在收拾元朝留下的烂摊子,想要让他们老朱家的皇位能够传的更久之外,也在努力的想要百姓们能吃上饭。

  不说吃饱了,至少要尽可能的不饿死人!

  但这个事情太难了

  难得令朱元璋每每想起来都觉得心情沉重,有种无力感。

  不让饿死人,听起来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,但大明这样大,想要不让饿死人,那实现起来真的是太难太难了!

  涉及到了方方面面。

  以往朱元璋做了很多,却还是觉得,自己想要实现这个愿望,根本没有任何的希望!

  可现在,在从韩成这里得知了这几样新粮食的恐怖产量之后,朱元璋是真的看到了新希望!

  若是能够让人不饿死,这不仅仅是实现了他心中的愿望,同时还能得到一个更大的好处。

  这个好处就是,他的大明真的可以尽可能的延长国祚!

  毕竟他就是造反一路走上来的。

  可太清楚众多百姓们的想法了。

  只要有一口吃的,只要还能活下去,那就不会有太多的人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造反!

  只要底层的众多百姓不造反,不跟着乱,其余人再搞事,那也规模有限,很容易就能将之给解决……

  “该怎么说呢,美洲可以说是在我们的背面……”

  韩成思索了一下,组织语言向朱元璋等人介绍他所知道的,关于美洲的地理位置。

  结果这一句话出口,就将朱元璋,朱标,朱棣等人给干懵了。

  父子三人不约而同的低头看向脚下的土地。

  在自己等人的下面?

  这……莫非是在地下?

  美洲是……阴曹地府?!

  父子三人的脑浆子都快被烧干了。

  朱棣望着韩成显得有些结巴的道:“韩成,你、你可别骗俺,虽然俺读书少,可也知道这下面,就不是住活人的地方。”

  韩成见此有些哭笑不得的道:“你们想错了,我说的下面并不是说在土地下面,而是说穿透了这厚重的土地,就能达到美洲……额,不是这样,并不是说前往美洲要把脚下的土地挖穿,这事情根本就做不到,最下面都是岩浆,挖不穿人就被烧死了。

  我的意思是说,我们生活的大地,其实整体是一个球形。

  我们在这里,美洲在球的另外一面。

  他们同样是在地上生活,不是生活在地下……”

  韩成有种越解释越乱的感觉。

  在后世只是常识的问题,在朱元璋等人听起来,却是那样的不可思议,难以理解。

  哪怕是朱元璋这曾经听过韩成说过一些相关事情的人,再一次听到这些,依然是觉得过于颠覆认知。

  “那……要是一个球的话,人在上面根本就站立不稳,可咱们脚下的土地明明是平的。

  还有,咱们是头上走路,按照韩成你说的那样的话,那在咱们背面的美洲那里生活的人,岂不是要天天头朝下走路?

  这也太可怕了!

  还有,这样的话他们怎么不会掉下去?

  长时间头朝下,脚朝上,他们就不晕吗?”

  朱棣大大的脑袋里,此时充满了大大的疑惑。

  不能理解!

  真的不能理解!

  “掉不下去,因为有万有引力……额……算了,今天不说这些,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明白的。

  等我后面有时间,专门与你们好好讲一下这些事情。

  现在咱们还是继续说土豆红薯的事。”

  韩成解释了两句,发现朱棣,朱元璋朱标几人,更加的疑惑之后,最终还是明智的选择了闭嘴。

  不然的话,再这样继续下去,他觉得说上一天都不一定能把这些问题,给他们解释清楚。

  对于韩成的这个提议,几人都非常的赞同。

  虽然朱标朱棣对韩成的这些新奇说法,是比较感兴趣的,但相对来说,他们更希望能快点知道土豆,红薯这些粮食如何获得。

  “想要到达那里,需要乘船,航行很远很远才能到达。

  需要不怕死的精神才行,而且,前期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大,必然会有很多的人因此而死亡……”

  “这个不怕!就算是死再多人,只要能把这些粮食给弄回来,那就很值!”

  朱元璋挺直身子,话说的铿锵有力。

  在朱元璋看来,韩成所说的这个,根本就不叫事。

  “你需要告诉咱,该怎么去那美洲就行!”

  韩成点了点头道:“从大明出发,经过琼州海峡,后面再过马六甲海峡……”

  韩成这些话说出来之后,又一次将朱元璋几个给整懵了。

  因为韩成说的地方,除了大明境内的少数地方之外,其余的奇奇怪怪的名字,听得他们头都大了。

  完全就是鸭子听响雷,要多茫然就多茫然。

  韩成所说的这些名字,他们没有半分的概念,完全不知道在哪里。

  他们不知道也很正常,因为他们本身对海外情况就不了解,更何况韩成说的地名,很多和这个时代所称呼的地名,完全不同。

  在这种情况下,朱元璋,朱标朱棣几人要是能听明白那才是怪事。

  看着朱元璋几人,那茫然不解的目光,韩成一时间也有些无奈了。

  这种鸡同鸭讲的感觉是真不好。

  在这个时代,想要将一些问题给讲明白,是真的不容易!

  “那个……路线的问题就先放一放,就这样讲根本就讲不明白。

  我最近两天,抽空尽可能标准的做出一个地球仪,然后在上面将前去的路线,以及美洲的位置都给标出来,这样的再去看,就直观的多了。

  反正陛下你们此时只要知道,那美洲在很远的,是我们大明这边根本没有人到过的地方,前去的话需要乘船出海,很困难也就是了。

  其余的消息,早知道两天晚知道两天,区别不大。”

  朱元璋这个时候,正听到兴头上,只想立刻将那土豆,红薯给弄过来,听到韩成这话有些不干了。

  “韩成,你……能不能现在就把那地什么东西给弄出来?

  现在这不上不下的,真的会要了人命。”

  听了朱元璋的话,韩成伸手指了指自己的黑眼圈,还有些睡眼迷离的双目:“那东西非常考验人的记忆力,和脑子清醒不清醒关系非常大,你觉得我现在的状态,适合做这件事吗?”

  朱元璋看看韩成的黑眼圈,再看看韩成精神状态,用力的点点头:“适合,我看确实很适合。”

  艹!

  韩成忍不住丢给了朱元璋一个白眼。

  “陛下,你之前还说不能急,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之类的,这会儿就忘了?”

  “父皇,韩成说的非常对,还是等他精神好了,再让他做那什么地球啥的。

  我们多等几天也无妨。

  不然,就算是得知了路线,没有船也只能是干瞪眼……”

  朱标出声相劝。

  听了朱标的劝说,朱元璋这才算是忍住遗憾,将此事给暂时放下。

  还不忘再三叮嘱韩成:“这事情你可一定要放在心上,万万不能懈怠。

  最近几日就要将之给弄出来。”

  这个时候的朱元璋,简直就要化身成为老妈子了

  哪里还有那个杀伐果断,不愿意多说废话的洪武大帝模样?

  ……

  “海外不仅有良种,还有很多财富,对外贸易非常的赚钱。

  很多大明生产的丝绸,瓷器,茶叶等等东西,在海外都是畅销货。

  而很多在大明稀少的东西,如香料,宝石,珊瑚,樟脑等东西在海外简直就跟白捡的一样。

  往返一趟的话,十倍利润是有的。

  到时间,陛下这里每年从海外贸易上收取的关税,每年达到一百多万贯,甚至于更多,都是轻轻松松。”

  暂时结束了关于美洲的事情之后,韩成在这里望着朱元璋,再一次说起了海外贸易。

  土豆,红薯玉米这些庄稼,将朱元璋下海的情绪,给点燃的足足的。

  但韩成还是不放心,怕今后的大明,不能持续性的拥抱海洋。

  因为朱元璋此时的强大动力,是寻找这几种非常重要的庄稼。

  一旦在今后找到了,在大明推广之后,国内粮食丰收,强大的动力消失,只怕有很大的可能,会再一次的将目光收缩回到大明本土。

  所以,韩成觉得还是将朱元璋忽悠的重启市舶司,大力发展海洋贸易,赚取大量的钱更为稳妥。

  因为人对于财富的渴求,是无止境的,永远不会被满足。

  就算是有一部分的人满足了,但还会有更多看到别人从海外贸易之中赚到钱的人,红着眼睛,前赴后继的加入到这个事情之中。

  只要这个口子打开,海洋贸易能一直维持,那大明对于海外的影响就会一直存在!

  相对于朱元璋寻找红薯,土豆来说,这个更为持久,更为稳定,涉及到的人更多。

  “真这样赚钱?真能收到这样多的关税?你别骗我!

  既然这样赚钱,为何我大明的市舶司就收不到钱?一年收取的关税,不过是可怜的一万贯?”

  朱元璋依旧表示不能理解。

  韩成道:“举个例子你就能明白,我说的是不是真的了。

  宋朝的时候,大约是南宋时,市舶司一年的收入,大约能达到一百五十万贯和两百万贯之间,基本上占据南宋全部收入的两成了!

  元朝时,我若是没有记错的话,市舶司收入,比南宋的时候还要高!”

  “真这样多?!”

  朱元璋被韩成说的话给震惊道到了。

  一年两百万贯啊!

  这是什么概念!

  占据全国岁入两成?

  想想就让人激动!

  但激动过后,朱元璋很快就再次冷静下来。

  他望着韩成道:“你肯定是记错了,之前我看过元朝市舶司的记录。

  市舶司一年收益好的时候,能赚个七八万贯,不好的时候比咱大明赚的还要少,只有几千贯,甚至于干脆就不赚钱!”

  元朝的市舶司不赚钱?

  这不应该啊!

  这怎么和自己记忆中的偏差这样大?

  但看老朱的样子,也不像是在说话的样子。

  这让韩成一时间有些茫然了,莫非,真的是自己记错了?

  不应该啊!

  自己明明记得是元朝市舶司收入,比南宋还要高。

  “这事不用纠结,让人将元朝市舶司的记录都弄过来,仔细看看,不就知道到底如何了?”

  朱标的声音响起,给出了解决办法。

  说干就干,朱元璋立刻下令,很快就有人将元朝市舶司的资料送来。

  几人一看,很快就愣住了。

  因为,不论是韩成,还是朱元璋说的都没有错!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iquge74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iquge74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